增加污染物输出水体的生态方法
景观水体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分别充当着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占据着较其重要的生态位。从生态学观点分析,只有水体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 与环境之间互相适应,物质流和能量流才能顺畅疏通,老城区河道应急治理,形成良性水生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可见,城市河道应急治理,景观水体中污染物质输出的关键环节在于充分利用水体中各种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迁移和转化等净化作用,河道应急治理改善,核心内容则是通过合理配比和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使各种生 物互惠互存、协同共生,营造出一个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加强水体生态修复。强化沿河湖园林绿化建设,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在满足城市排洪和排涝功能的前提下,河道应急治理,因地制宜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减少对城市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营造生物生存环境,恢复和增强河湖水系的自净功能,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蓄水空间。(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力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控源截污。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推动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以及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从多方面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现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要加快新、改、扩建设施,对近期难以覆盖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处理设施。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新建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要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