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生态恢复之生态方法
增加污染物输出水体的生态方法
景观水体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分别充当着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占据着较其重要的生态位。从生态学观点分析,只有水体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 与环境之间互相适应,物质流和能量流才能顺畅疏通,形成良性水生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可见,景观水体中污染物质输出的关键环节在于充分利用水体中各种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迁移和转化等净化作用,核心内容则是通过合理配比和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使各种生 物互惠互存、协同共生,营造出一个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
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水体生态恢复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为防洪、航运、供水、排水及河岸洲滩的合理利用,按河道演变的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水体生态恢复公司,以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的工程措施。
河道整治分两大类:
①山区河道整治。主要有渠化航道、炸礁、除障、改善流态与局部疏浚等。
②平原河道整治(含河口段)。主要有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及疏浚等。中国有4000年前禹疏九河,导流入海的传说。明代的潘季驯治理黄河颇有成效,他还著有《河防一览》,水体生态恢复工程,其中“以河治河,河道水体生态恢复,束水攻沙”的理论,具有创见性和科学性,流传久远。随着近代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河道泥沙工程学的进步,河工模型试验的发展及工程材料的改进,河道整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水体生态恢复,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水体生态恢复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水体生态恢复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